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格言 > 读后感 >本页内容

迷镇凶案影评观后感

| 星座历

电影《迷镇凶案》是一部由英美两国联合制作的悬疑电影,影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网友对此评价却不尽人意,让我们去看看吧!

《迷镇凶案》的故事是如果说悬疑,大概只维持了剧情的1/3。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建立的新兴城镇中搬来了一户黑人,整个城镇沸腾了,好像每个人的蛋糕都被咬了一口,白左们激进地在事务委员会表达愤慨,个个拳头紧握,大声疾呼,白皮肤因为激动的红血丝泛起,都变成了粉色。

然而就在黑人的邻居,白人小男孩尼基家闯进了强盗,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束手就擒,还把全家人叫下来开圆桌会议,给强盗欺负,这本身就是一张事先声张的谋杀案好吗?!大家都享受一把蒙汗药的同时,尼基看到妈妈享受了两把。果不其然妈妈死了,而警察组织家属在指认罪犯时,爸爸以害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为由,不让儿子进去。但偷偷跑进去的尼基发现罪犯就在眼前,而姑妈和爸爸竭力不承认,这件事才给孩子真正留下了心理阴影。

故事到此,案情一点也不复杂,马特·达蒙饰演的父亲和朱莉安·摩尔饰演的小姨子有私情, 先是制造车祸骗保,把妻子弄成残疾,又是买凶杀人,彻底杀死妻子,希望再一次骗保然后远走高飞。

好了,从这里开始,马特·达蒙成为了科恩兄弟(编剧)笔下那种拿不出恨劲儿,又十分贪婪的人物,他的命运从一件自己设计的坏事开始,被别人拿住把柄,然后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顺势倒下,直至失控。

而小男孩尼基则有点像希区柯克笔下的主人公,一步步掀开事情的真相,走进一个个恐怖的场景。于是,整个观影过程是一条黑色幽默的线令你浅笑,还有一惊一乍的音乐带着悬念让你莫名恐惧。

讽刺

既然案件不凶也不迷,拿着这样的腔调,导演是想说什么呢?仔细想想,通篇电影藏着坏,一本正经地悬疑却写满揶揄。种族歧视中失控的白人群像就不加赘述了。倒是可以聊刘骜爸爸和尼基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在浴室,他告诉儿子你看到是幻象,可能是你脑子出了问题,我和姨妈绝对没有见过这两个人。对话本身也是一次欺骗,但只是通常意义上混淆概念。第二次在他的书房,他准备带着小姨子跑路,也害怕强盗杀死儿子,所以告诉儿子为了更好地教育你,我要把你送进军事化寄宿学校,进去之后你会成为更好的人,最后还特别握着儿子的手说了一句“恭喜!”。这是第二次欺骗,动机更为黑暗,用“对你好”作为幌子来甩掉你这个累赘。第三次爸爸的威严全然倒塌,孩子不声不响地知道了所有真相,并见证了全家团灭的事实,在餐桌上,爸爸一边吃着姨妈下了毒的夜宵,一边用过来人的口吻,威胁儿子,成为一个大人还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你自己选!要么是我杀死你,再捅自己几刀,告诉警察,凶犯再一次来家里行凶,我没有救下儿子;要么你和我一起去警局说谎,一切惨案都是强盗所为,然后我带你去阿鲁巴过最幸福的日子。最后这一次,不再是欺骗,而是人性之恶笼罩的胁迫。这三次递进的对话辛辣至极。

事件当晚,白人家庭因为人性丑恶与贪婪被灭门,而隔壁的黑人庭院里其他白人正热火朝天打砸,整个“反黑”线的作用昭然若揭。第二天的电视新闻中,白人们痛心疾首为什么黑人一家还不搬走,而尼基和黑人家的小子跨过藩篱一起玩起了棒球。无论导演乔治·克鲁尼还是编剧科恩兄弟刚好就是尼基这一代人,整部电影对父辈的评判是不是也相当不留情面?

于是像我这种联想狂,回忆起姨妈一直以来马卡龙色系的着装和假笑,诗意地背出书中的章节,爸爸一边捏握力器一边痛哭的呆萌样,电视里无时无刻不在播放的恐黑新闻等等,他们越是严肃,越是认真,你就越想要笑。

Ps:

尼基进入黑暗的房间看到凶手和随后爸爸的否认,尼基拿着刀鼓起勇气走进地下室,尼基躲在床下求生,看到舅舅进来厮打,感受强盗和舅舅在床上的打斗。这些段落简直让喜欢希区柯克的人过瘾。

整部电影通篇很规整,没有跳线和大的纰漏,你可以说乔治·克鲁尼没有惊人的才华,但你能看到他是一名优秀的导演,各个工种的控制力都非常到位。

《迷镇凶案》的预告片,可以说绝顶聪明,把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精彩场面都择取进去,让进影院之前的我觉得:“诶!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小镇,色彩饱满,演员演技到位,悬疑的情节,加上黑色幽默,看上去不错耶!”还有金球奖影帝马特·达蒙,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拿到手软的科恩兄弟,无可挑剔的配置,可是……

没错,弥爷就是带着打八分的心情走进影院,该片1月12日(本周五)上映,提前看了点映场。正如前言所说,电影开始不久后便朝着催眠的方向前进——正如标题“凶案”二字,前半段电影把一起凶案作为悬念,但让人不解的是,电影还没过半就把底牌亮了出来,导致整个中段像一大锅温水,观众泡在温水里,昏昏欲睡。到了结尾,导演妄想用一场暴力来激起观众的兴趣,无差别的给你扎上一针肾上腺素,但并不成功,反而显得怪异、突兀、不知其所指,难看!

简单说一下剧情:

豆瓣上是这样介绍的“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平静小镇上发生的一起凶杀案,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其实根本没有一系列事件,整个故事是讲的就是一个丈夫雇凶把妻子杀害,和妻子的妹妹一起骗保的故事。整个电影有两条线,一条是“杀妻骗保线”,另一条是“黑人邻居线”,先讲第一条线。

1947年,一个叫做“迷镇”的小镇,有着六万多居民,设施俱全,人口来自世界各地(都是白人),有一条“专门打造完美生活”的宣传语,可以说是一个20世纪的乌托邦。加德纳是小镇的一个居民,家中有一个出了车祸坐在轮椅上的妻子,和一个小儿子尼基,妻子有一个妹妹叫玛格丽特。

一天夜里,一胖一瘦两个男人跑进加德纳家中,把一家四口绑在餐桌上用乙醚把四位弄晕,凶手故意让妻子吸入过量的乙醚,导致送医后不治身亡。

电影开始围绕这起凶案展开调查,我猜导演的原意是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去发现这起凶杀案的真相,这个第三人称的视点就是小儿子尼基。尼基发现妈妈死后小姨就住到家里来了,还和爸爸在地下室里做羞羞的事情,并且在和爸爸一同去警察局指证嫌疑人的过程中,发现爸爸和小姨并没有把凶手指出,而是放过了他们。小尼基感到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傻的观众在这里都能看出是加德纳雇凶杀了妻子)。

但是故事从中段开始进入“温水”,凶手、警方、保险公司陆续登场,没错,按照你能猜到的剧情发展着——胖瘦凶手得不到利益,来找男主麻烦/保险公司发现蹊跷,来找男主麻烦/警方发现男主贷款踪迹,来找男主麻烦。总之大家都来找男主麻烦,马特·达蒙则灵动的动用了他的面部表情、肢体、握力器来表现自己很麻烦,唔……编剧也就给了马特·达蒙这点发挥空间了。

真的没什么笑点,科恩兄弟的剧本并没有让整体风格稳定下来,观影时不断跳戏,进入不了“笑”的状态。“杀妻骗保线”进行到最后,则是一场血肉横飞的乱战。保险公司业务员发现了男主杀妻子骗保的真相,大半夜跑来谈判,想要分一份羹,吃了尼的小姨下碱水的食物烧伤食道,然后被男主杀害,两位凶手、小姨包括男主自己,都在当晚阴差阳错的死掉,死的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也没有达到希区柯克那种设悬解悬的效果,最后就尼基活了下来,然后咔一声,电影结束,让人摸不着头脑。

豪华的编剧、豪华的演员,音乐到位、镜头色彩没什么瑕疵,却出不了一个好看的作品,真是怪。这部电影唯一能解读一下的,也就剩“黑人邻居线”了。

聊这条线之前,我想给我的短评取个标题:“不是所有电影加入了对种族歧视的探讨就能把逼格拉高的”

回到最开始,迷镇是一个只有“白人”的乌托邦小镇,而骗保杀妻案就是在这个小镇上发生的,该案件的男主角加德纳的邻居,是一对黑人夫妇,以及一个黑人小男孩。从进入迷镇的第一天起,这个家庭就被排挤,商店老板升高价格拒绝卖食物给他们,并且镇长组织集会对那家人进行谩骂、攻击,后来上升到暴力事件,为什么电影结尾加德纳一家发生了那么大的流血事件却没有什么人关注呢?因为小镇上的人都在他们邻居家门口打砸抢,烧掉黑人爸爸的车,砸碎玻璃,打骂他们一家。

这是一种很低级的表达方式,故作玄虚的开设两条线,而两者之间的关联生硬、刻意、形同虚设,整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男人希望获得利益,雇了凶手来帮助自己解决掉身边的亲人,最后自己反倒被害,失去一切。

当中映射的是,黑人和白人的社会矛盾激化,白人表面上是在帮助黑人夺权而发起南北战争,但实际上黑人解放运动过了50年,歧视现象依旧存在,至今依旧,甚至当中的黑人家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搬到这里来只是因为这里是个全部白人的社区。”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黑人自己对自己的歧视。听起来有点怪,但仔细揣摩,在当时解放运动后的一个时期,黑人从奴隶变成自由人,大多数受不到好的教育,导致没有好的工作,于是贫困、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说到底,种族问题或许还是阶级问题,电影当中的黑人家庭正因为这里全是白人所以搬来此地,目的是要离开所谓的“底层社会”。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在广州有黑人跳进游泳池,池里的男女老少纷纷离开。假如跳下来的是科比,情况也许就不同了。民族问题说到底还是阶级问题。

马特达蒙像一颗土豆

但是,并非加入了对种族歧视的探讨就能把电影逼格拉高,而且电影也没有探讨,就是“把歧视本身拍出来了”而已。

其实小镇类型的电影拍好了特别有味道,比如《狗镇》,观众看完后不自觉的变成了狗镇的一个居民,被那种“气氛”掌握。比较成功的小镇电影还有《心迷宫》、《杀人回忆》,甚至黄渤演的《杀生》也不错,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会弥漫在一个空间内,这个镇子里人们的根性是丑恶的,而这根性的丑恶都连在一起,所以才让观众产生一种恐惧感、无力感,《大护法》、《让子弹飞》当中的花生居民和鹅城百姓都展现出这种集体无意识,《迷镇凶案》开头想要营造一个外表光鲜亮丽,内部丑恶不堪的小乌托邦,但实在是太难看啦!

我是先看了trailer,trailer虽然有点不知所云但从色调到感觉都很科恩风(虽然其实科恩的电影我也没看过太多,而且很多看完情节也就忘了,但是那个调调还是记住了),看完电影以后发现跟看trailer时的想象很不一样,虽然电影很黑色,但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么这是一部在沉默中灭亡的电影。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副线的故事对主线完全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基本就是两个分离的故事强扭在一起,感觉联系非常牵强。

第二,主线的故事本身虽然有些转折,但对于已经看惯了复杂离奇的故事的观众(比如在下)来说,并不算很复杂,稍微有点cliche / 陈词滥调的意思。Cliche的故事要拍的好看,要么深挖人物,要么转换角度,要么集中矛盾,但是这部电影里都没有做到,反而因为其实无关的副线削弱了主线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最后的结尾既没有反转也没有高潮(好吧,我还是喜欢《看不见的证人》这种有反转和高潮的电影),看完总让人觉得:哦,就这样啊?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演员都演的很不错,但人物本身来说并不是那么出彩,不管是Damon还是Moore还是小朋友的那个角色。好多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保险调查员?反正我印象最深的是黑人家的女主人,因为她poised / 冷静的气场,当然她的角色也没有任何发挥。

我的浅见,黑色电影还是需要高潮的,因为黑色电影本身通常比较压抑(当然也有不压抑通篇都是高潮的),压抑了一个多小时需要最后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倒不一定是很爽很煽情的那种出口,也可以是更黑暗的爆发等等等等),然后让人或震撼或触动或思考。否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了。

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以为是柯南道尔那种典型的推理故事,故事会在一开始交待清楚人物,场景与矛盾冲突,然后让大家一起跟着猜谁是凶手。于是就这么看着电影,果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那帮公交车公司的混混到底有什么目的,白人住户排斥黑人住户的故事在电影主角的故事里起什么作用……然后,突破点出现了,为什么小孩的父亲与阿姨说不认识嫌犯。

大约到不到20分钟左右,电影的一开始扑朔迷离的凶杀案就愈发清晰了,是小孩的父亲策划了一切,就为了骗保,瞬间感觉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无聊了。接下来的剧情就像猜想的一样,按部就班的演着。直到后来,突然故事都变得有趣了,那些举着南方旗帜的白人企图攻击主角隔壁的黑人住户,警察已经逐渐控制不住局面了。于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了,那些被充满恶念与欲望的人所制造的凶杀案,就发生在警察、以及那些坚信自己种族主义价值的白人群众的旁边,然而,无人发觉。随后,直接杀害小孩母亲的混混充满了狂躁的贪念想要威胁小孩的父亲时,一辆消防车快刀斩乱麻,结束了公交车公司的恶棍。而这辆疾驰的消防车也是因为小男孩隔壁的暴乱而出现的。

这就有趣了。当时是冷战时期,应该是黑人人权运动前后,作为当时美国社会主流的小农小市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白人种族主义倾向,为了他们理想的居住环境,围攻着他们视之为罪恶起因的黑人住户。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近在咫尺的罪恶,一个小男孩,面临着人最可怕的贪念与恶意,面临着生命的危险,里根主义的价值观呢?里根主义的骑士们为何没有去做一件简单到极点的事情,来捍卫他们的价值:救一个小男孩。只有小男孩的舅舅,一个孩子气的人,接到他外甥打的电话,拼命赶去救援,最后也不幸中刀,静静靠着床睡去了。这才是生而为人,为人而死。没有那些“他人”聚集而成的小农小市民道义,没有里根主义的理想与戒律,有的只有小男孩舅舅那简单的人性,生而为人,为人而死。也许真正可以称之为美德的美国精神,其实不在小男孩隔壁的那些白人小农小市民身上,而在小男孩舅舅那样简单、那样直接、那样个人化的人身上。

于是,一个很讽刺的问题就出现了,在个人可以感受的生活,与西方资本主义的nationalism集体价值观之间。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在小男孩看来,前者才是真实的,因为当他最恐惧的时候,面对一次次惊吓手足无措的时候,真正去救他的、能去救他的,不是小农小市民用来批判“祥林嫂”的舆论,不是小农小市民 “外君子内小人” 的道德宣泄,而是人,具体的、有人性、有情感、有个性的人。这般对比之下,电影时空里的里根主义给那个小男孩带去了什么?电影时空里的那个冷战末期,好莱坞主流里根主义所许诺的美好家庭价值观就那么,在那个封闭的盎格鲁后裔小镇上,静静地崩溃了。只留下无尽的谎言。

这部电影也充满了一种类似昆汀式废话现实主义的铺叙,角色们时不时进行着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就像我们生活中无目的的闲谈聊天一样,角色不说话时,电视新闻的声音响起,仿佛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低俗小说里的角色对话一样,冗杂又真实,比现实主义电影还要真实的叙事风格。然而当这一切堆积到了最后,一切全部涌向意识与潜意识的时候,于是,了解电影历史的人,应该能嗅到一丝来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反好莱坞里根主义的独立电影人气息。

存在于一般角色们,那些白人后裔小镇的小农小市民口中的美好小镇,就是电影里依靠类似昆汀式废话现实主义风格塑造出来的。同时,不断作为角色活动背景音的新闻声响,在电影的时空里,以黑白电视节目的风格播放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农小市民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么?不,这应该是电影的回答,因为电影不断地在黑人住户隔壁的凶杀案故事冲突起伏间隙,播放着里根主义与白人种族主义价值观的新闻。答案很明显: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谈过的,资本主义在战后的技术统治胜利。

到了最后,作为隐形电影反派的里根主义愈发清晰可见,凶杀案与小镇暴乱之后的第二天清晨,新闻采访组提到了小农小市民口中所攻击的假想敌,与冷战时期里根主义所攻击的假想敌,完美一致。而且,电影故事里的反派杀妻骗保,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作家德莱塞《美国悲剧》里的主人公克莱德为了娶富家千金杀死他怀有身孕的妻子。如果真是这样双双对应,那就是一个好莱坞里根主义,一个美国梦 Young and Beautiful。

然而最后,电影给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叛逆答案,管他世界怎么折腾,分别发生凶杀案与暴乱的两间房子里,走出两个孩子,依然玩着他们的接球游戏。而外面,是“他人”组成的世界,尽管声色飞扬,却是“非人”,而这两个孩子,是人。这也许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继承bohemia精神的,为资本主义社会小农小市民们所不齿的 叛逆本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白人种族主义小农小市民,作为American patriots,他们也曾把卓别林大师驱赶出美国,他们借着麦卡锡运动。说来讽刺,就因为卓别林拍摄过寻子遇仙记这样有人情味儿的电影。

人,应该是复杂的,人们可以从电影、明星以及商业的角度去欣赏壮志凌云那样里根主义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但是一个人,应该也能欣赏冷战末期反叛好莱坞里根主义的独立电影风格。

最迷的是黑人一家给了很多镜头,让我全程以为那一家会参与到凶杀之中,但却没有。除了“貌似”表现了迷镇人民的愚昧,那种放任罪恶,欺压种族的霸行外,只不过是将善良放置于被欺压的境地,以此来彰显自己的高逼格。说到底,黑人故事跟这个杀人故事分开成为两个故事又有何不可??里头许多很有张力的意象,像是男孩的小蛇都没有参与叙述。顺便问一句,舅舅打出的电话为何没有回音?

在妹妹与男主的对话里,说了男主仍然爱着姐姐,却杀了姐姐?是想表明大人的世界里必须有所选择吗?那现实部分带给男主人的压迫却没有在影片里很好的描绘出来。男主最终决定杀人的理由是什么?在连续杀人中的挣扎和心理变化又如何?丝毫没有体现。双胞胎姐妹花的意义又何在?想证明一下,妹妹是男主对于姐姐爱的替代品?在人物塑造上并不饱满,所以对于观众而言只能是观者,面无表情的旁观者。

不知导演是否有意识的借用孩子的视角去表现。说实话,零星的镜头里看不见孩子的单纯和害怕,更像是第三者在讲故事不会有代入感。从人物到情节,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很迷,总想告诉大家很多道理,却只能皆有男主与孩子的对话教科书式的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