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格言 > 读后感 >本页内容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影评

| 星座历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由艾米·波勒和菲利丝·史密斯等主演的动画冒险电影,影片首播于2015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去看看吧!

很有趣的方式来解读大脑是如何运作,处理我们的情感部分。每个人的大脑指挥中心里都有Joy,Sadness,Angry,Fear和Disgust,对外界的各种反应形成我们的性格,每天的经历变成带有各种情感的记忆,那些重要的记忆就成为我们的核心。

Joy是所有人都渴望保持的状态,但是没有人能一直持续拥有Joy的状态(所以说弱智儿童欢乐多还是有道理的),有时候只有Sadness能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故事的意义由事故展开,Joy和Sadness意外被抛出了大脑指挥中心,再寻找回大本营的途中,Joy逐渐意识到Sadness的重要意义,正是Sadness安慰了伤心的BingBong,也是Sadness让Riley的记忆从悲伤变成了喜悦。人的情感不是机器开关,你不可能让一个难过的人立刻高兴起来,感同身受的陪伴才能让伤心的人感到不孤单,也能更快恢复“正常”。用成人的话来说,就是“同理心”。

当然Joy一直乐观的态度也很重要,“You can't focus on what is going wrong. There's always a way to turn things around. To find the fun."

成长的过程意味着有新的故事,也会遗忘掉一些旧事情,影片中的英雄是Riley小时候幻想出来的小伙伴BingBong,一个混合了大象、猫、海豚和棉花糖的四不像,为了让Joy从记忆垃圾中逃离,BingBong选择了牺牲自己,这个部分so touched,有欢笑有眼泪,很感人的一部皮克斯作品。

抱着挺高的期待看的,无奈期待又落空了,只能说不过脑地看完是可以认为它合格的,毕竟有几个段落我确实比较喜欢,比如莱莉从梦中被“有预谋”地惊醒,整个过程其实是精神环境和脑中精灵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在莱莉的精神世界是有必然性的,而呈现出来的效果又恰好符合梦境逻辑的,就是一个很和谐的情境突然被不和谐的元素打破。再加上它有一个“收获喜悦和释放悲伤达到情绪平衡”的核心表达,所以它勉强能合格。

由于此片评价超高,其它一些优点就不说了,主要想大概谈一下我不能接受这个电影的地方和我对美国动画(迪士尼皮克斯)的不满之处,纯个人感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指正。

首先看这个电影我想到了杜琪峰的《神探》,按理说把这样两部风马牛不相及的片子放一块比有点没劲了,但我确实觉得有必要对照着说一下,首先《头脑特工队》设置的五个“精灵”分别是“喜”、“哀”、“惧”、“厌”和“怒”,这很明显是五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那情绪从何而来?它取决于性格,一个人性格决定了他的情绪何时以何种形式释放,随后表现出的情绪又推动了人的行为。相反通过行为也可以倒推回性格。这就是它设计错位的地方,情绪在特定情境下必然会产生,而忽略了性格,这就让整部影片空有一个壳,没有真正的灵魂。

现在对比《神探》,韦家辉设置的就是性格,着重强调了三种:阴险狡诈、贪婪懦弱、暴怒无常,这些“鬼”是林家栋内心最根本的自我外化出来的,然后这些性格作用在他的本体,把林家栋套入到任何一只“鬼”,都还是他自己,因为每一个行为都可以回溯到他本身的性格。

而《头脑特工队》就很可怕了,莱莉的五种情绪都有独立的意识,很容易理解每个本体只可以有一个意识,而现在电影里呈现出来莱莉的意识(或者说莱莉就没有意识)和“精灵”的意识是分离的,而且莱莉的意识是被控制的,她成为了一个客体,一个被操控的傀儡,而“精灵”们才是主体可以去支配客体。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莱莉的每个行为都是“精灵”的意志,而莱莉本人处于无意识状态(还是精神分裂式的),这难道不是《楚门的世界》吗?要是提前给我说这是恐怖片,我可能就打五星。

我们索性就按恐怖片逻辑来推,莱莉是没有人格的,前边说一个意识对应一种人格,意识,有了,那么这个人格在哪?精灵吗?也没有,因为它们只是情绪,它们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莱莉开心,既然没有一个中心意志,只能设置一个终极目标,然后通过外界阻碍来推动这个终极目标的达成,这也就是这片不那么好看的原因之一。

另外再吹毛求疵一下,最终文本成功地论证了“悲伤”的重要性,她跟快乐是一样重要的,那么其它几位呢(绿的和红的只是完成了功能性的剧情推进,紫的直接酱油)?那他们(主题上)其实可以消失了吧,有人会说那《神探》也是七个只讲了三个,人家那是内在同一性的体现,况且剩下四个就是摆那儿也没说话,你这个强调的是个体性和独立性,想说每个人都有价值都很重要,那他们几个的价值又在哪里?所以两者本质并不一样,那就可以认为在这方面的表达是不够彻底的,是完成度的缺失。

最后还是要强调的一点,视觉想象≠视效,之前看评论我以为能有多“今敏”呢,看完发现充其量算是新海诚,只能说制作还算精致,因为你这就是很简单的两个独立空间的交叉呈现,真实时空和精神时空完全没有互动,脑中精灵只是个概念,并没有落实到视觉,所以最终还没《神探》那样一部真人电影有想法。

接着就说到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的江郎才尽,一直不是很能理解那些说他们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论(没别的意思,是真的不理解。),在我看来倒来倒去就三板斧的套路,一是冒险,这种剧作方向特别“惯性”,绝大多数美国动画多少都有这种倾向,比较典型的《飞屋环游记》《冰川时代》,去年大火的《寻梦环游记》,包括这部《头脑特工队》,不是说它们不好,只是一直在走老路。说到这这片套路其实跟《冰川时代》是一样的,但人家那个就说得通,那个被保护对象也没人格,因为是个婴儿,作者就去重点立大象和老虎的价值观,再展现他们的冲突,这样就很好看了,我就很喜欢。

第二种就是赋予物或者动物生命或人格以拓宽叙事空间,《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各种总动员,这部一定程度是有点不一样(《神探》比这早),但上边说的人格不存在啊。

第三种最没意思,就是设置异邦背景以吸人眼球,最早是《花木兰》,后来什么《功夫熊猫》《魔弦传说》《超能陆战队》就接踵而来了。就这么几下子,看以前的还行,这都二零一几了,还这样?

主题上无非也就那几种:家庭、成长、回忆,最多再加一个救赎,还有新鲜的吗?在这些万年不变的主题的基础上再尽可能地萌化主要角色,像大白、小黄人等等,就是这些套路。无疑很多都是在水准之上,但是不是吹成神作,想象力炸裂,我是持质疑态度的。

所以说到底到底什么叫想象力,一定得是奇幻文本才能凸显想象力吗,或者说美国电影的想象力只体现在概念上,而不是视觉上,也不是形式上,举个例子所谓视觉就是《疯狂约会美丽都》那种形成独立视觉风格,而形式可以是《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那样真正结构上别出心裁的,而美国动画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标准三段式,这必须得承认,而再之前所说的真正的视觉想象力……大家应该都看过今敏。

说到底我对于美国动画基本是没有信心的,这两年疯狂续IP就可以看出来,各种2、3甚至456,至少像我这个年纪了,肯定是不买账了,只能看工业流水线能不能再消费下情怀,或者拉拢一下00后观众?(对了,《头脑特工队》莱莉那个想象中的朋友,我是觉得套路到爆炸,也可能是我老了吧,大家都喜欢。)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获得广泛好评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里面把一个小朋友莱利的几个基础情绪赋予了所对应的人格,让观众在观影的感动中也了解了情绪和记忆的运作模式。

乐乐,忧忧,怒怒,厌厌是小朋友莱利脑袋中的四个小人,代表着快乐,悲伤,愤怒,厌恶四种人类的基本情绪。他们观察和操控着莱利的情绪,影响着小主人莱利的行为。

电影里面的代表悲伤情绪的忧忧是个蓝色的小胖妮子,总是很消极很悲观很难过,被她触摸过的记忆球就立马变得伤感了。代表快乐情绪的快乐的乐乐相反,她看起来活泼乐观机灵,总是期望自己的小主人莱利开心快乐。

然而当小主人莱利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新环境不适应的时候,乐乐的一切努力都越来越徒劳。最后是被所有人嫌弃的忧忧力挽狂澜,拯救了小女孩莱利,让莱利正确地认识了环境和自己,成功处理了生活中的危机。

显然《头脑特工队》是一部披着动画片外衣的心理科普片。它试图告诉我们,要接纳和正视我们的负面情绪。

悲伤,愤怒,绝望,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机制。逃避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最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喜欢快乐,但更要学会接纳悲伤与无奈。

事实上,现实中的每个人每天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情绪里。因为我们会有各种欲望,欲望是否能够被满足又拉扯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或喜或忧,或悲或怒。你常常会看到,人们为了得到喜欢的人的认同,为了一个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工作或者考试,时而焦虑,时而忧郁,又时而因为欲望得到满足而获得快乐。

可人们似乎总是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抱有很大的偏见。

好多小朋友在几岁大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呵斥,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还有好些男孩子因为一些莫名的文化传统在哭泣的时候被指责:你是小男子汉,你不可以哭哦,哭了就不勇敢了。

然后你会发现,这些小朋友都逐渐地变得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了。

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获得了这样一种认知:哭是丢人的,是不坚强的。于是小朋友们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羞于表达自己的悲伤或者不安。渐渐地,可能他根本就忘了如何去识别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真实情绪。

后来你就能看生活中的好多人都越来越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她明明爱着他,却在用语言中伤他。他明明是因为对自己无奈而感到难过,他却用攻击他人来发泄。

情侣吵架,一方因为对方的某个行为让ta感觉到对方不重视ta,ta却不会当告诉对方,而是选择默默地压抑了自己的愤怒,在另一个场景里给对方也来一剂伤害,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另一方在不知自己行为伤害了自己所爱的情况下突然受到攻击也会立马防卫并反击,于是一场世界大战展开了。

明明是因为我爱你——我怕你不像我在意你那样在意我,可是最后彼此只让对方感受到了“恨意”。

父母有时候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打骂自己的孩子。很可能只是因为孩子弄丢了一串家门钥匙或者考试粗心了成绩不理想。孩子的行为超出了爸妈的预期,令父母感到了自己的失败和无能,可他们已经难以辨别自己情绪的起点,于是气急败坏地责怪自己的孩子,甚至拿孩子撒气。那样子活像一个小朋友因为生气而摔了自己最心爱的小玩具。

父母明明是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积极优秀,可是最后孩子只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和对父母的怨恨。

你要怪小情侣们不会表达爱么?你要责怪情绪失控的家长不配为人父母么?可他们只不过是不知道自己的负面情绪来自哪里,又该如何处理罢了。

人们总是想掌控一切,试图在愤怒的时候让自己表现得不在乎,在悲伤的时候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仿佛能左右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人生大赢家了。而真情实感就会被他人看不起似的。

包括在各类的影视作品里面,最后出现的大侠总是那个喜怒不形于色,冷若冰霜的角色。但人们所追捧的这些英雄气概反而可能害了我们自己。因为,习惯性地压抑情绪和强制自己无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来不会帮你变得更好,只会让你越来越不懂自己,甚至你可能会因为不能妥善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而让心爱的人受到伤害,离你远去。更有甚者,过度压抑的情绪甚至会到达某个极值后吞噬你,让你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妨碍你长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情绪从来都是你自己的另一面镜子。你愤怒,是因为精神上感到自己被伤害了。你悲伤,是因为你感受到不可挽回的失去了。情绪也不过是信号罢了,被针扎了你会立马跳起来把针拿开,为什么心灵上感受到了伤害你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呢?

老一辈的人们喜欢强调做一个成熟的大人。仿佛做一个不那么情绪化的人,做一个面对生活中工作中的变故习以为常麻木不仁的人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了。可这些成熟,从来都只是让你学会了背叛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变得越来越残忍和麻木无情。

认识自己其实很难,因为首先你要对自己宽容,对自己有耐心,发自内心地爱自己和接纳自己,然后才有机会进一步的了解自己。

生活总是不易的,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论多么小心翼翼都还是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然后变得忧郁沮丧甚至痛不欲生。所以我们都喜欢那些在挫折中还能顽强生长,为自己开天辟地的生活榜样。我们期望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击退我们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我们希望能像他们那样去“带着悲伤一块玩”。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坏情绪。

诚实地面对自己并不容易,某些童年经历甚至会让你辨别这些情绪都变得困难。不过,你也要相信,改变永远不晚。

只要你不断去问为什么——例如,

我为什么会发火/伤心?

我发火/伤心导致了什么后果?

为什么我会感到愤怒/悲伤?

真的是我想的这种原因么?

然后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之道。

也(美文网rouju.cn)许更多的人宁愿不假思索地向前狂奔,可他们骗的了自己一时,也骗不了自己一世。当到达人生的某个阶段时,你总还是要停下来面对自己的。

生而为人,着实不易。但是面对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没那么遥不可及,只要保持对自己的耐心与关心,你总能成为更好的自己。